2022年11月27日,客觀上來說,近期多地疫情出現反復,部分機關食堂和餐飲企業暫停堂食甚至外賣,導致蔬菜團購量下降明顯。不過與往年不同的是,導致今年需求不振更重要的原因是防疫引發的“交通梗阻”。
初冬時節,本應是蔬菜緊俏、購銷兩旺的好時節,然而國內多地蔬菜遭遇滯銷難題,甚至價格降至幾分錢都難以走出田間地頭。
在河南平頂山,超過10萬噸蘿卜、大蔥滯銷,周口更是多達14.7萬噸西芹、娃娃菜等蔬菜滯銷。據不完全統計,河南全省累計30萬噸蔬菜滯銷。
這半個月來,河南、山東等地大量蔬菜遭遇滯銷,讓菜農們損失慘重,毀菜的極端行為更是讓人感慨種植不易,導致這樣的原因有很多,但無論是天災和人禍,該反省的不該只有菜農。蔬菜遭遇滯銷造成的損失,卻都要菜農們來承擔,現在年關將近,能不能過個好年,就看這個階段的收成了,但似乎局面很難扭轉了。北方產區的蔬菜滯銷,南方產區的蔬菜也未能獨善其身,近日也是有很多蔬菜滯銷了,比如茄子、線椒。
滯銷難題不止河南。此前,一則山東曹縣菜農因所種蔬菜滯銷,為不耽誤冬種無奈只能地里毀菜的視頻也引發不少關注。同時,河北等地也出現賣菜難題。
蔬菜供銷,一頭連著需求,關系著很多居民的“一蔬一飯”,一頭連著供給,牽涉到太多菜農的收入生計。蔬菜難賣,到底難在哪兒?
近期多地曝出蔬菜滯銷的消息。圖/多個社交媒體平臺
短視頻所呈現出的農民“毀菜”,令人動容。這顯然不是此前一些視頻直播里的“繞過中間商,十幾塊錢給你一箱”的營銷套路,真切的悲苦歷歷在目,而且農戶選擇將其“毀菜”的情況通過短視頻公之于眾,還不是簡單地訴苦,而是“為了騰茬種小麥”,這是繞不開、停不下來的作物耕種規律。也有一些農戶為了盡快出掉地里囤積的蔬菜選擇“低于本地市場價出售”,有農戶甚至寫明“如果有企業自己來拉并承擔人工費用,菜免費送”……
就在今年8月,同樣是《農民日報》,其一篇《全縣靜默,莊稼沒法靜默》亦曾刷爆社交平臺,到了換茬種其他作物的節骨眼,土地同樣不僅“沒法靜默”,而且必須騰出地方,因為運不出去、賣不掉的蔬菜在此時就成了最大的問題。
發生蔬菜滯銷的地方又都屬于國家的蔬菜主產區,2021年,山東省的蔬菜產量達到了8800多萬噸,穩居全國第一,總產量占全國11.3%,河南則以7612.4萬噸的蔬菜供給位列全國地區供給第2位,占全國供給總量的10.16%。蔬菜產銷對農民、對當地而言意味著什么,已經不言而喻。
蔬菜為什么賣不出去?為什么有企業能解決市場,卻沒法見到正苦苦等待的農戶?有河南超市老板講述自己拿不到菜的經歷:“一共想去8個滯銷地拿菜,前一天給每一個高速路口打電話確認,有需要村里開證明的,有需要村里和鎮上同時開證明的,有開了證明告訴不讓下的?!眹医y一的防疫政策、保物流舉措,到了地方卻是簡單、粗放地理解和執行,如人民日報旗下賬號“俠客島”所言,菜爛在地里,表面看是物流梗阻,本質是治理效能的問題,反映出一些地方在防疫考核、政策執行等方面還有很多梗阻。
一邊是農民的蔬菜賣不出去、運不出去,另一邊卻是城市居民蔬菜供應的緊張、價格虛高,地里與市里菜價倒掛。農戶含包裝和裝車費在內賣5到6毛一斤的蘿卜,在市區依然要1.4元一斤。涉事地方解決蔬菜滯銷問題的思路是聯系本地商超與農民對接,這種思路的缺陷顯而易見,姑且不說蔬菜主產地的目標客戶群原本就不局限于本地,即便是立足本地的消化,恐怕也不可避免會遭遇“谷賤傷農”的難題。
有貨運企業負責人表示,蔬菜可以走綠色通道,關鍵是運力不足,“司機被封在家里或是路上”。
可見,物流保通工作不能只是交通部門在推,也不僅是高速公路一個環節的政策貫通問題,下到縣鄉村鎮、田間地頭,一個土政策、幾個檢查站就足以消解科學防控的權威性和嚴肅性?!皞b客島”還說,一些基層干部習慣了對普通百姓示強擺威風,剛性執行所謂上級規定,無視“常識”和“常情”,破壞干群關系,干擾防疫大局。
更關鍵的是,在央媒介入、輿論熱議之后,涉事地方僅表示“高度重視,已做出調整”,忽略對加碼防控問題的問責?!按a加完了,人沒事了”,這不僅不是一個周全的做法,更傳達出一個極端錯誤的訊號。
前有山東曹縣菜農毀掉大白菜,現有廣東湛江椒農傾倒線椒,各地消費者卻又在經歷高價菜,確實是該有相關人員站出來,解決這些滯銷問題,否則損失將會是多方的?,F在賣不出去的菜,也是在消耗產能,等后面市場恢復了,產量卻沒了,消費者又將遇到難以承受的菜價。
“企業能提供銷售通路,但怎么從農戶手上拿菜卻是個難題”,日前,山東曹縣、河南汝州、甘肅涇川等多地出現農戶蔬菜嚴重滯銷情況,有農民在短視頻平臺哭訴,“毀菜”引發輿論熱議?!掇r民日報》頭版刊文呼吁“勿讓‘加碼’傷農”,曹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已聯系本地商超等與農民對接,并幫農民打時間差賣菜。
滯銷
河南商丘夏邑縣是全國蔬菜生產重點縣以及優質蔬菜生產基地,全年蔬菜種植面積35萬畝,眼下正是當地優質芹菜上市的時節。
老魏(化名)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種植戶,今年承包了近30畝的芹菜。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當地蔬菜種植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了,尤其芹菜受到市場歡迎?!拔覀兊那鄄丝诟泻?、顏色亮,而且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鍶。此前銷路一直不錯,可今年卻賣不動了?!?/p>
據老魏估算,包括自己在內,全縣芹菜種植面積達1萬余畝,近1億斤芹菜嚴重滯銷。
農民平時只負責種不負責賣,因此面對滯銷的辦法并不多,只能降價銷售。目前,老魏已經把芹菜的地頭價降到了5分錢一斤。
要知道,去年行情好的時候,老魏的芹菜最高賣2塊錢一斤,換句話說,今年的價格相當于去年的1/40。
那這樣不賠本嗎?當被這樣問到,老魏無奈地表示“能不賠嗎?”他向中國新聞周刊算了這么一筆賬:按5分錢一斤計算,一畝地收入才500多塊錢,可成本就得2500元,等于一畝地就要虧2000塊錢?!翱稍儋r錢也得賣啊,綠葉菜就是這樣,晚賣一分鐘,損失就多一分?!?/p>
河南是我國蔬菜生產第二大省。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蔬菜產量達到7607.15萬噸,在全國占比達到9.8%,蔬菜外銷鏈條輻射周邊湖北、安徽、浙江、江蘇等地。
目前夏邑的情況正在河南多地上演。據報道,河南省內50個種植大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蔬菜滯銷情況。汝州紙坊鎮蔬菜種植面積2萬多畝,350萬公斤小蔥、93萬公斤菠菜、19123萬公斤白菜等多種蔬菜遭遇滯銷,當地只能消化蔬菜產量的10%,剩下90%的蔬菜往常會發往省內其它地區和省外,但當下大量蔬菜被滯留在地里。
據中國農產品流通經紀人協會向中國新聞周刊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截至11月19日,河南全省共計有30萬噸左右的蔬菜滯銷(不完全統計)。其中滯銷嚴重區域如平頂山汝州、葉縣、郟縣有白菜、蘿卜、大蔥、蒜苗、香菜等11.2萬噸滯銷;周口扶溝、西華、鹿邑、鄲城、淮陽有西芹、娃娃菜、大蔥、有機花菜等14.7萬噸滯銷。
無獨有偶,華北部分地區也正在遭受蔬菜滯銷困難。
近日,一位山東曹縣農民遭遇“芹菜難賣”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了網友的關注和共鳴。視頻中,農民低頭看向已經犁平的土地,計算著有將近十萬斤蔬菜就這樣被毀掉的場景,看著令人心疼、也令人心酸。這位菜農在視頻中表示:“因為菜賣不出去,大面積種植,又沒有客商來收,我們采取了沒有辦法的辦法,直接把它給毀掉了?!?/p>
河北邢臺信都區白塔村的王大娘,今年收獲了20萬斤的大蘿卜,沒成想豐收卻成了煩惱。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往年都有客戶上門收,但今年客戶都進不來。即便有個別客戶想來收蘿卜,自己也因為疫情被封控在家里了,都沒辦法出門,只能客戶自己去地里取。
癥結
客觀上來說,近期多地疫情出現反復,部分機關食堂和餐飲企業暫停堂食甚至外賣,導致蔬菜團購量下降明顯。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0271億元,同比下降0.5%,環比下降0.68%,刨除汽車消費后社零總額下降0.9%。其中,餐飲收入4099億元,下降8.1%。
不過與往年不同的是,導致今年需求不振更重要的原因是防疫引發的“交通梗阻”。
以山東曹縣農民遭遇“芹菜難賣”為例,據相關媒體報道,外地車輛進入曹縣拉菜,要提前三天報備;而鄭州和西北五省份等地的貨車,即便提前報備也不允許進入曹縣;至于本地貨車拉菜外出,即便不經過疫情風險區,回鄉后也要居家隔離一周。
此外,有河南老板在網上講述,想去8個滯銷地拿菜,“前一天給每一個高速路口打電話確認,有需要村里開證明的,有需要村里和鎮上同時開證明的,有開了證明告訴不讓下的?!?/p>
“這種情況下即便想幫忙都使不上勁?!痹诒本氖率卟伺l生意的劉佳明(化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自己在河南南陽有蔬菜基地,當地的大白菜、娃娃菜、甘藍、西蘭花正面臨嚴重滯銷。
“其實北京這邊也有需求,昨天物美超市就通知我需要上貨娃娃菜2萬袋,也就是6萬顆,這相當于好幾畝地的產量了。我也聯系了南陽當地的娃娃菜種植戶,可被告知進不去?!?/p>
不過從根上來講,蔬菜滯銷本質上還是市場供需失衡造成產銷矛盾。
從供給端來看,今年的蔬菜產量確實較去年更多。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21年我國蔬菜播種面積為21872.21千公頃,蔬菜產量為7.67億噸,2022年預計蔬菜播種面積增長至22356.35千公頃,蔬菜產量可增至7.91億噸。
蔬菜價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今年蔬菜供大于求的現狀。11月23日,新發地市場蔬菜加權平均價為3.19元/公斤,2021年同期為3.76元/公斤,蔬菜價格降幅明顯。從新發地市場統計的25種常用蔬菜來看,只有土豆、山藥、紅薯及生姜價格高于2021年同期,其余21種蔬菜價格都低于2021年同期。
北京新發地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蔬菜供給更多,一方面是因為今年秋季蔬菜總體上擴種了。由于2021年秋季蔬菜價格總體偏高,今年秋季蔬菜結構性調整幅度過大,使得蔬菜種植面積超過去年同期。
但其實去年蔬菜價格高,并非因為種植面積不足造成的,而是因為不利的天氣影響了產量?!叭ツ晔卟嗽诜N植初期降雨過大,一部分蔬菜種植期推遲,上市期也推遲;在生長期內又有受淹現象,造成夏秋季蔬菜供應鏈銜接出現斷口?!?/p>
其次,今年秋季蔬菜在生長期內的天氣狀況基本正常,秋季氣溫又比常年同期偏高,更有利于蔬菜生長,使得今年秋季蔬菜的單產、總產明顯超過去年同期,形成了階段性供大于求的狀況,導致部分地區出現賣菜難現象。
疏堵
布瑞克農業大數據集團研究總監林國發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蔬菜滯銷,勢必會影響農民收入,長此以往將傷害農民種菜積極性,不利于穩定農產品供給。而且農時不等人,如果不盡快解決滯銷問題,還會影響后期其他作物如小麥種植。
在他看來,當務之急是抓緊產銷對接,打通物流堵點?!罢块T要千方百計采取措施,幫助菜農尋找市場銷路,擴大銷售半徑,解決滯銷賣難的燃眉之急?!?/p>
實際上,自今年4月底以來,物流暢通多次被國常會提及。11月22日召開的國常會再次明確,物流保通保暢工作機制要不間斷協調,保障主干道和微循環暢通,保障港口、站場等集疏運正常運行,及時打通堵點,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進出口通暢。
目前,多地已開始著手調整防疫措施,暢通物流循環。
以河南為例,11月18日,河南省召開全省重點市縣蔬菜促銷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優化防疫措施,嚴格落實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19日,河南省出臺蔬菜促銷10項舉措,幫助農民賣菜;22日,河南再出臺7條措施?!按髣用}”物流通暢,嚴禁擅自阻斷道路,確保通往蔬菜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場所道路暢通。
在山東,曹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也回應稱,在了解當地芹菜等的滯銷現象后,他們已聯系了本地大量商超與農民對接,并幫農民打時間差賣菜。同時,曹縣韓集鎮負責人回應稱,已按最新防控措施進行整改,無涉疫風險的貨車拉菜不隔離。
從全國層面看,11月21日,中國農產品流通經紀人協會響應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號召,發出助力河南省銷售滯銷蔬菜的倡議書,呼吁各會員企業、分支機構發揮資源優勢,通過組織電商平臺、直播帶貨;內部食堂、商超簽訂直供直銷合同等方式,助力拓寬河南蔬菜銷售渠道。截止到11月25日中午12點,共計銷售河南蔬菜1617.4噸,311.3331萬元。有采購意向約1800噸,482萬元。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姜文來表示,下一步各地在疫情防控的過程中,不僅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也要重視農產品銷售暢通、農民收入等民生問題。特別是蔬菜等鮮活農產品保鮮期短暫,運輸暢通與否直接關系到農民利益能否得到保障,應該開辟蔬菜等鮮活農產品的運輸特殊優先通道,暢通鮮活農副產品銷售。
事實上,有關果蔬等農產品滯銷現象幾乎年年都有。不同于水稻玉米小麥等主糧,這些非戰略保障物資的經濟作物,受市場供需影響明顯,如何發揮好市場配置的效能,用好政府調控的手,是我國農業提質升級必須直面的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向中國新聞周刊指出,從長遠和根本來看,要改變產銷結構,破解農民難以得到有效信息的問題?!耙M一步出臺政策,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民形成更緊密的聯系和合作關系,鼓勵農民合作社的發展,促進農民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生產?!?/p>
中國農產品流通經紀人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雷斌也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提高農民抵御市場價格風險能力,增強產業鏈穩定性,還可以從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著眼。
“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夠有效提升農產品原料附加值,讓農民更多分享全產業鏈增值帶來的收益,這也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力量?!?/p>